(文/綜合管理部 陽茜)
2019年6月5日是第46個聯合國世界環境日,成都宏基愛心幫扶基金會組織以“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”為主題的環?;顒釉谌匚鞣止卷樌e行,本次活動現場講座內容涵蓋垃圾分類的意義、背景、整個國家乃至四川目前垃圾分類的現狀;我們應該怎樣去對待垃圾分類以及實際操作等。參與本次活動的人員有愛心幫扶基金會理事長花成、總助沈娟、各單位負責人、各分公司、泵送隊代表及志愿者代表。
據相關數據統計,我國每年生活垃圾產生量可達4億噸以上,約8000頭大象的重量。我們大家可能看到的只是個數字,但是這個數字背后,卻跟我們生活環境、空氣質量、資源利用等息息相關。近年來,我國加速推進垃圾分類制度建設,出臺了《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》,一些重點城市在城區范圍內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。2019年7月1日,上海將正式實施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》,9月1日《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》將在西安開始實施,成都、杭州、重慶等城市也緊密鑼鼓的開展著行動……
垃圾分類看似簡單,很多人也會有垃圾分類的意識,但在處理五花八門的生活垃圾時,卻難以做到正確地區分,加上沒有垃圾分類的常識,后期配套設施的不完善,垃圾分類僅僅限于一句口號。因此,知識、習慣和意識變得尤為重要,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垃圾桶大致分為四類,藍色代表可回收垃圾,紅色代表有害垃圾,綠色代表廚余垃圾,黃色是其他垃圾(部分城市使用黑色作其他垃圾),我們在扔垃圾前,首先自己做好分類,再分別對應投入垃圾箱,這是個簡單的動作,卻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。只有養成好的習慣,強化環保意識,才能真正促進垃圾分類落到實處。
通過本次活動,讓大家了解到更多垃圾分類的常識,以及今后我們在工作中、生活中應該如何去做好垃圾分類。地球家園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。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,做好垃圾分類這件小事,為保衛藍天做一份貢獻,拯救地球也拯救我們自身,何樂而不為呢?